一九五三年秋,駱先春牧師到蘭嶼宣教。當時,蘭嶼沒有聖經,駱牧師將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審閱成日語,然後透過當地人翻成雅美語(後稱達悟語),這是蘭嶼有史以來第一次聽見神的話。
一九五五年,加拿大人衛克琳教士(Miss. Grace Irene Weklin)前往蘭嶼島幫助雅美人翻譯雅美族經的工作。一九六五年開始翻譯馬可福音。一九七○年,由台灣聖經公會出版馬可福音注音符號雅美語聖經。
一九八○年由台灣聖經公會出版馬可福音、使徒行傳、雅各書合訂本、是注音符號雅美語與中文對照本。同年,衛教士退休返回加拿大。
一九八五年台灣聖經公會總幹事蔡仁理牧師促成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院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簡稱 SIL) 和長老會合作組成翻譯小組,成員有:宣教士魏安華、加拿大籍宣教士湯思玫(Miss. Rosemary Thomason)、美籍宣教士羅雅菁(Miss. Ginny Larson)、王榮基傳道和張海嶼傳道組成翻譯小組。一九八六年由聖經公會聘二位雅美傳道師擔任翻譯工作。先由王傳道、張傳道以羅馬字拼音譯一卷書,羅教士與湯教士再根據聖經翻譯的原則,看是否合乎聖經原文、辭彙的選擇等做初校,在電腦中修改後,再唸給審閱委員聽,再修改。此計畫由歐可定牧師為翻譯顧問。
經過長達九年的時間,一九九四年蘭嶼第一本羅馬字雅美語新約聖經由台灣聖經公會出版。
|